“十二五”規劃將為成功構建綠色、節能行業奠定良好基礎
發布時間:2011-11-04 09:00:00
瀏覽次數:5067
我國電力行業綠色發展已經邁出了堅實的腳步。10月,中電聯對外發布了《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快報》。報告顯示:2010年全國用電量達419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56%。在節能減排方面,全年關停小火電機組超過1100萬千瓦;供電標準煤耗335克/千瓦時,比上年下降5克/千瓦時。即將公布的電力“十二五”規劃更是打起“綠色”牌,將綠色電力作為發展重點。發展智能電力系統是現代電力工業的發展方向,能夠有效地破解未來發展的挑戰。
根據規劃要求,未來首先將建設大型水電基地外送通道。“十二五”期間,將在金沙江下游和中游水電基地、雅礱江水電基地、大渡河水電基地分別建設多條輸電工程,滿足水電的外送需要。
同時,還將建設大型煤電基地外送通道,建設山西、陜北、安徽淮南煤電基地向華北、華東、華中電網送電特高壓交流通道;建設內蒙古鄂爾多斯、準格爾、錫盟煤電基地向“三華”電網送電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通道。
除此之外,還將建設大型風電基地外送通道,并構建堅強特高壓網架。2015年,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交流電網形成“三縱三橫”網架結構,2020年,“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形成“五縱六橫”主網架,滿足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電力輸送,為東部負荷中心大規模接受電力構筑堅強的網絡平臺。
優化電力布局,推動西電東送對于解決東部地區的電力緊缺具有顯著作用。以特高壓為核心的堅強智能電網將有效提升我國的電力輸送能力,使電網向智能、可靠、高效、綠色的方向轉變。
電力“十二五”規劃將遵循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高效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適度發展天然氣集中發電、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發電的發展原則。優先開發水電的思路是要推進水電流域梯級綜合開發,促進綠色和諧開發,擴大資源配置范圍,加大抽水蓄能電站發展力度和規模。
“煤炭仍然是中國能源供應的中堅力量。將來即使用電需求飽和,煤電的比重也要占到40%左右,這才能解決中國的能源供應問題。”根據規劃,未來將推行煤電一體化的開發戰略,加快建設大煤電基地,同時鼓勵發展熱電聯產,推動煤電的綠色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