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年發展實踐經驗與啟示
發布時間:2011-12-13 09:00:00
瀏覽次數:5340
1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入世貿組織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經驗彌足珍貴。具體來說,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堅持遵守承諾與運用規則保護發展自己相結合。10年來,我們從學習規則、熟悉規則到掌握規則、運用規則,逐漸成長為世貿組織的成熟成員。在多哈回合談判中逐步進入核心談判圈,代表性和話語權得到明顯提升。積極利用世貿組織法律框架提供的貿易救濟措施和爭端解決機制,維護產業的正當權益。完善符合世貿規則的產業政策體系,拓展產業的發展空間。事實證明,遵守規則和履行承諾不僅沒有束縛我們加快發展的步伐,相反從體制機制上構建了制度平臺,保障了發展權益,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
二是堅持擴大開放與把握開放的節奏和力度相結合。我們堅持積極主動開放的原則,既注重在競爭中加強借鑒與合作,同時對一些敏感產業和領域設置了過渡期和(或)例外條款,為國內產業提供了適度的緩沖空間。事實證明,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順應了經濟發展客觀規律,把握住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難得機遇,我們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隨著綜合實力的提升得到了加強。
三是堅持參與多邊貿易體制與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相結合。我們始終把維護和促進多邊貿易體制作為參與全球經濟競爭與合作的基石,同時務實推動區域、次區域經濟合作和自貿區建設,實現了多邊、區域、雙邊齊頭并進、互動發展。事實證明,順應世界潮流,堅持多邊與區域并舉的“兩條腿走路”策略,使得我們在多哈回合一波三折、區域合作深入發展背景下爭取了主動,既堅持了貿易自由化總體方向,又通過靈活安排促進了區域經濟融合,拓展了互利合作的廣度、深度和維度。
四是堅持尋求自身發展與承擔國際責任相結合。10年來,我國在抓住機遇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還致力于擴大與各方利益的匯合點,量力而行開展對外援助,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全球性問題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承擔與我權利和義務相匹配的國際責任。事實證明,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并非我國國際地位提升后應對“大國責任論”的被動之舉,實屬深層次上全面參與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體系并逐步拓展我國利益的內在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