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編制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趨于完善
發布時間:2012-01-10 09:00:00
瀏覽次數:5657
智能電網(smart power grids),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隨著智能電網的興起,以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接入,電網發展面臨更多挑戰。國家電網公司在智能電網的標準制定和完善方面,已經走在國際前列。
國家電網公司兩會代表、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黨組書記、副院長常浩介紹說,國家電網公司始終高度重視智能電網標準化建設工作,為保證標準的系統性、協調性,2009年編制了《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規劃》;結合智能電網建設的需要與技術的進步,2011年組織對《標準體系規劃》進行了滾動修訂,補充了正在制定的標準名錄,推薦了第二批智能電網核心標準7項。
常浩表示,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編制或采用的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達到285項,并發布了137項智能電網企業標準,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趨于完善,有力地保障了試點工程建設。另外,國家電網公司還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提交了10項智能電網國際標準提案,參與編制了4項國家標準、22項行業標準,在國內外產生了深刻影響。
伴隨著各地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新能源、微電網等相關技術將得到更廣泛應用?!坝捎谛履茉撮g歇發電的特點比較明顯,各地能源性質及條件差異較大,如何從橫向上將配網相關標準統一,且能滿足不同性質能源合理規范地接入,是今后標準制定工作需要突破的難點。”常浩說,從縱向看,建設堅強智能電網,需要特高壓、超高壓等各個等級的輸配電環節都有完善健全的標準覆蓋。這也為智能電網相關標準制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