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金屬線纜行業現狀及前景
發布時間:2012-11-27 09:00:00
瀏覽次數:3697
金屬線纜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被喻之為國民經濟的“血管”與“神經”。
金屬線纜行業是我國經濟建設重要的配套產業,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占據著中國電工行業四分之一的產值,是機械工業中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產業。我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大線纜制造國,也是全球電線電纜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但人均電線電纜消費水平大約是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未來電線電纜的市場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通信技術和通信手段在不斷進步和更新,人們對信息通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當前,隨著高速互聯網和用戶網的發展,市場對寬帶通信電纜和數字通信電纜的需求在不斷加大,金屬線纜的市場依然不小,每年還會有3,000萬對公里的用量。金屬線纜產品同時兼有上寬帶網、IPTV、傳輸電話、傳真、可視電話、防盜報警等多種信號功能,隨著智能大樓、計算機產業化和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的快速發展,人們更加對辦公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需求和依賴,對金屬線纜的需求將日益高漲,是金屬線纜的發展方向。
未來幾年,智能電網、核能發電、鐵路、機場、建筑、家電等產業蓬勃發展,電線電纜產品的需求量也將快速增長。隨著金屬線纜產業快速發展,金屬電纜中特種電纜市場需求急劇升溫。造船、鐵道、飛機、宇航、石油、化工、冶金和核電等行業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特種電纜。受國內信息化和工業化建設拉動,光纖光纜特種電纜產業,在寬帶網絡、3G網絡、電網改造和海底網絡等多個大型工程中,實現全面發展;特種電纜在3G、電力、軌道交通和海洋經濟的帶動下,也實現大幅增長。
2009年4月頒布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強調要引導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簡稱“3G”)、下一代互聯網、數字廣播電視網絡、寬帶光纖接入網絡和數字化影院建設,拉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該規劃的實施有效擴大了國內通信光纜、金屬線纜的市場需求。
由于整個市場容量的擴大,傳統的通信電纜市場規模預計會保持每年3,000萬芯公里左右的用量。一些特種電纜如鐵路信號電纜、船用電纜、汽車電線、礦用電纜、海上采油平臺電纜等會有較大的需求增長。如鐵路信號電纜行業,根據國家2008年調整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復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線實現客貨分線,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清晰、功能完善、銜接順暢的鐵路網絡,運輸能力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主要技術裝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家鐵路網建設中,鐵路信號電纜應用廣泛,在軌道交通建設中也有大量應用,是高速鐵路及軌道交通建設不可或缺的電纜產品。
隨著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戰略發展規劃的實施,中國裝備制造業將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必將推動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大進步和大發展,也將拉動裝備制造特種電纜的市場需求大幅增長。根據行業專家估計,未來五年內特種電纜的市場用量約為每年400-500億元人民幣,市場銷售約占國內線纜市場總銷售的40%左右。
線纜行業發展穩定,特種電纜前景廣闊。目前我國線纜行業正處于穩定增長階段,從2003年至今,以銅當量度量的金屬電纜行業總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對于高端的特種電纜,我國未形成批量生產能力,仍然依賴進口。該類電纜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其毛利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具有良好的盈利空間,是未來金屬線纜行業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