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霾禍”元兇?
發布時間:2014-10-14 09:00:00
瀏覽次數:3609
秸稈禁燒,攔不住“霾禍”再襲。“十一”剛過,霧霾來勢洶洶,讓華北大部分地區再度遭遇“心肺之患”。北京,啟動下半年首個“重污染預警”;河南,部分地區局部能見度小于1公里;天津,21個監測點重度污染……
“呼吸保衛戰”持續開展,但關于“霾禍”真兇的爭論卻一直不斷。眾說紛紜中,誰能告訴我,究竟誰是真正的“霾禍”罪魁?
??? 疑似秸稈焚燒點74個,禁令攔不住“霾禍”再襲
難得一見的“月全食”,變成了舉頭難見月;河北黃河以北地區及鄭州、開封等地區預計出現能見度小于2公里的霾,局部能見度小于1公里……
???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指揮部辦公室認為,此次元兇是“不利氣象條件和區域性污染”共同造成,其中北方地區逐漸進入秋收季節,國慶期間部分省市秸稈焚燒較為集中,這種本可人為減少的“特殊傳染源”加重了霧霾。
??? 事實上,近兩年多地都早已明文規定禁燒秸稈,甚至“責任到田”、“分組督查”,然而秋季一到,霾禍又至。力度空前的霧霾防治“軍令狀”,在一些地方也是雷聲大、雨點小。9月29日到10月5日期間,根據衛星遙感監測結果,共在11個省份監測到疑似秸稈焚燒火點74個,華北多地榜上有名。
??? “霾禍”來襲,區域性污染范圍不斷擴大。9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預計至10日08時,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多地仍有中、重度霾。
??? 7時多,北京西城區一家幼兒園大班的微信群里信息提示音開始響個不停,很多家長通過微信向老師請假,原因多為“咳嗽”、“呼吸道不舒服”。
??? 8時,天津市27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中,21個監測點環境空氣“重度污染”。中心六區主要街道上,隨處可見戴著口罩遮掩口鼻的上班族。
??? 13時,北京重污染預警級別由黃色升級為橙色,建議中小學、幼兒園停止體育課、運動會等戶外運動……
??? “保肺戰”打響多輪,“真元兇”仍待定音
??? “呼吸保衛戰”打響多輪,霧霾的“真元兇”似乎仍未完全浮出水面。
??? 有專家認為,燃煤造成的“煤煙型污染”是空氣質量的頭號污染源,燃煤造成的污染占中國煙塵排放的70%;可就有人反駁,近年來相對交通排放,燃煤對霧霾天的相對影響較十年前并沒增加,可能還略有下降。
??? 有研究表示,“汽車尾氣”才是罪魁禍首,機動車尾氣排放產生的有機氣溶膠等是PM2.5的主要組分;可又有科研團隊報告稱,汽車尾氣所占比例不高,化石燃料燃燒排放才是污染主要來源。
??? 化肥、秸稈燃燒、養殖業產生的排泄物釋放大量的氨氣,最終增大污染物排放量;降水日數、平均風速減少,影響霾的驅散和清除;甚至連“做飯”“放屁”等都在貢獻PM2.5……
按照部分城市公布的結果,北京本地排放源以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產、揚塵為主,機動車尾氣是主要來源;天津則以揚塵(地面上的塵土進入大氣)、燃煤和機動車排放為主要來源。
??? 爭論不斷,“霾禍”真兇仍未“定音”。根據環保部的統一部署,到今年年底,除拉薩外的其余30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大氣污染顆粒物源解析工作都將全部完成。
??? 壯士斷腕,僅靠“限”字令還能挺多久?
??? 河北廊坊、保定、石家莊等多地啟動機動車尾號限行;天津,上半年就已開始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和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等“限號”措施……抗霾至今已有兩三年時間,多地投入巨資治霾,限行、禁燒、關停等藥方不斷升級,但“限字令”并非萬能藥,病因未明,“霾禍”難除。
??? “不少地方一‘限’了之,但顆粒物污染防治需要的是有的放矢,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顆粒物構成,這些措施也應有所區別。”國家環境保護城市環境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馮銀廠說。
??? 其實,打贏“呼吸保衛戰”需要全民行動、區域聯動,不管是普通群眾還是政府官員,今天如果你對治霾無動于衷,明天霧霾還會卷土重來。
??? 治理霧霾不僅是找到“元兇”,更關鍵的還是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真正摒棄“GDP至上”的畸形發展觀,對于一些重災區尤其要動真格結構調整,設置“高壓線”、通上“高壓電”,避免陷入污染“邊減邊增”的治理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