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儀器的適用范圍
DN-H現場校驗儀適用于校驗各種單相工頻電能表以及測量常規的工頻交流電參數,包括電壓、電流的有效值,有功功率和相位角,工頻頻率等。其測量范圍為工頻(45-65Hz),電壓:5-220V,電流:10mA-100A。
對于頻率不在工頻范圍的交流信號如高頻信號、變頻調速器輸出的電壓、電流或者高次諧波 含量大于50%的交流信號,本儀器將無法正常測量,對于電壓超過400V(rms),電流大于100A(rms)交流信號,本儀器將無法準確測量,長時間輸入過大的電壓電流信號(大于允許范圍2倍以上)將會損壞儀器。
2.被測信號的接入
DN-H現場校驗儀在使用時,有三種被測信號輸入:交流電壓、交流電流、電能脈沖。
DN-H現場校驗儀在測量電壓時,只須將兩根電壓測試線的一端插入儀器底部的電壓輸入插座,另一端接至被測電壓端子即可。注意接線順序,應先將電壓測試線插入儀器的插座后再接另一端至被測對象。被測端子的大小不同,可根據需要選擇接線叉片。
DN-H現場校驗儀在測量電流有效值時不需要接線,將電流鉗口打開夾住被測電流流過的導線即可。注意電流導線的直徑應小于鉗口內徑(Φ15㎜),應使鉗口在夾住導線后完全閉合,否則將引起極大的誤差。
DN-H現場校驗儀在測量電壓/電流時能同時測出信號的頻率。在測量其他交流參數時需要同時輸入電壓和電流信號。而且要求接線位置與方向正確:電壓線———黑色接被測端的零線,黃色線接被測端的相線。電流的方向應與鉗口側面的標記一致。
DN-H現場校驗儀在校驗單相電能表時,除正確接入電壓、電流外還應接入電能脈沖信號。電能脈沖的接入有三種方式:①通過脈沖轉換盒接入;②通過光電采樣器將感應式電能表的轉盤標記轉換為脈沖或者將電子式電能表LED脈沖指示轉換為脈沖;③可以人工計數 電能表的脈沖指示經手動開關輸入儀器。儀器的附件中配有微型光電采樣器,使用方法見附錄。
3.電源和電池
DN-H現場校驗儀由內部鋰電池供電,儀器內部電路在CPU的管理下,處于合理的開啟/關閉狀態,以便減少電能消耗。例如,非測量狀態下,模擬電路自動關閉;背光亮度可按需調節,30秒或3分鐘未操作儀器時,背光自動關閉,當儀器沒有信號輸入且5分鐘無人操作的情況下將自動關機,這些都是為了節約電能,延長電池工作時間。
DN-H現場校驗儀備有兩節鋰離子充電電池,并附帶有一個充電器,可對兩節電池同時充電也可以單獨充電,儀器工作時只使用一節電池,另一節備用。一般情況下,一節充足電的電池可供儀器連續工作10個小時。
電池的安裝:在儀器背面設有電池倉,用力下壓倉蓋并向外側推動可打開倉蓋,更換更換電池,應在總電源關閉后進行。
DN-H現場校驗儀工作時屏幕主界面右上角有一電池電量指示符,當該指示符變為紅色時表明電池將用盡,此時應關機更換電池。
DN-H現場校驗儀電源的開啟由顯示器上方的按鈕控制(這是儀器上唯一的一個開關),關閉儀器通過觸摸式液晶屏完成:點擊主菜單中[關機]鍵,再按[確認關機]鍵即可完成。在沒有電壓、電流信號且停止操作5分鐘后儀器也會自動關機。
4.觸摸式液晶顯示器(觸摸屏)
DN-H現場校驗儀采用了觸摸式液晶顯示屏,它是一種按鍵與顯示于一體的部件。用手指點觸屏幕表面即可實現模擬按鍵的操作。屏幕的按鍵功能跟隨顯示界面而變。操作者可根據顯示的提示,方便快捷地操作。
例如:在主顯界面,屏幕被分為三個區,點觸上區實現數據保存,點觸中區,切換顯示內容,點觸下區進入設置/操作菜單。關于儀器的詳細操作流程見第三章——操作流程。
5.電能脈沖輸出
DN-H現場校驗儀以LED指示燈閃爍輸出電能脈沖,該指示燈在儀器右側。電能常數為:105脈沖/kWh。
2.2 儀器的操作流程
1.總的步驟
為保證儀器安全、合理的使用,請按以下步驟操作:
①開機前應先連接好測試線;
②開啟電源開關;
③設置好必要的參數;
④將鉗表夾至被測電流線;
⑤完成測試后保存數據;
⑥關閉。
2.觸摸屏的操作
除去總電源開啟,儀器的其它一切操作均在觸摸屏上完成。儀器的操作流程由下列各圖所示,操作過程可分為四類:
①實測數據顯示;②校驗參數設置;③歷史數據管理;④儀器系統設置。
具體操作步驟和顯示內容見下列各節敘述。
(一) 儀器主顯界面及操作
儀器通電后經啟動界面進入主界面,儀器的測量數據全部在主顯界面顯示。同時,儀器的主菜單和即時操作也由主界面導入。
顯示:主顯界面分為三個區間:頂部為標識區——顯示時間、電能表信息、抄表信息及電池電量等。中部為實測交流參數區:顯示U、I、φ(相位角)、有功功率和工頻頻率。
底部為校驗參數區——校驗中的被校電表常數、被校表誤差。
操作:
①點擊屏幕頂部標識區,回放當前及最近校驗的誤差;
②點擊屏幕中部,電流取反;
③點擊屏幕底部,進入主菜單。
說明:
①在現場使用時,由于被測電流線的安裝位置和電流實際走向限制,會使鉗表的操作和顯示不甚方便。為此儀器上設有電流取反功能,即當電流走向與鉗表的電流標志方向相反時,可點擊屏幕中部使電流在儀器內部取反,而不需要將鉗表位置反向。
②當鉗表夾持電流線進行測量或校驗時,儀器會自動記錄測量/校驗數據,這些記錄可以在鉗表從電流線上取下后自動回放。點擊屏幕頂部可自動回放剛才測量的數據。這就使得操作者不必在測量校驗的過程中操作鉗表,而是在測量結束后觀察回放數據,臨時記錄的數據最多有8組,在回放時可選取一組或幾組有效數據保存,當回放數據被保存后,臨時記錄將被自動清除。
(二) 數據的回放與保存
為方便現場實時操作,儀器內部設有臨時數據區,它按時間順序和校驗電能脈沖,依次記錄了交流參數和校驗誤差,最多有9組數據。
當前數據是主顯界面的實時數據,校驗數據是儀器每計算一次誤差自動保存的數據。在需要時,可選擇當前數據或穩定有效的校驗數據存入歷史記錄。
點擊左移鍵或者右移鍵可依次調出最近時段內不同時刻記錄的校驗數據(它包括了校驗誤差和交流電壓、電流、功率等參數)。儀器最多可保留9組數據,校驗脈沖少于8次時,臨時數據區會有空白。多于8次時,臨時數據區滿,較早的數據會自動溢出。
(三) 校驗設置
校驗設置用于設置校驗參數及抄錄當地電表信息,從主菜單進入,其進入路徑如P19頁所示。校驗參數的設置共分為4項:
(1)電表抄錄——用于抄錄被校的表號、電表走字數(計度)和其他信息(標識)。其中表號和標識可輸入數字和西文字符,計度只能輸入數字,操作時應注意。
校驗設置菜單
(2)電表常數——用于設置被校表的電表常數,有兩種單位的常數均可設置:
①imp/kWh(每千瓦時的脈沖數,這是常用的電表常數),②kWh/imp(每個脈沖對應的電能當量,某些進口電能表以此單位表達電表常數)。這兩種常數可按CC 或1/C鍵來選擇。
(3)手動/自動—校驗功能切換,自動校驗時,所設圈數由儀器自動遞減計數;手動校驗時,由人工計數,若設定圈數為10,則操作者每數過10圈按動一次手動開關。
(4)圈數/時間——用于設置校驗計數(轉數)或時間,即被校表轉幾圈進行一次校驗或者被校表脈沖指示燈閃幾次進行一次校驗。也可以設定時間限定值,進行校驗。如:設定5秒時間,當經過5秒鐘后產生一次校驗誤差。
數據管理用于查詢歷史數據、保存臨時數據、刪除無用數據或整理內存空間。進入數據管理的路徑由P24頁圖所示。數據管理有2項操作:
(1)文件整理——數據存儲器經多次保存/刪除操作后會形成垃圾空間碎片,擠占了空余的內存空間(就像計算機的內存一樣),這時應進行空間整理,以釋放被擠占的空間。保存數據較多時整理的時間較長,最多時需等待2分鐘,以時應耐心等待,不要強行關機,否則會破壞歷史記錄。
(2)歷史記錄——用于查詢歷史記錄,對于不需要的數據。
數據管理操作——查詢歷史記錄
數據管理操作——記錄的刪除
(五) 系統設置
[系統設置]用于設置儀器自身的工作參數以及儀器的校準。其進入路徑如P28頁圖所示,共有四項功能:
(1)時間設置——用于設置儀器內部的時鐘、日期、背光自動關斷延遲時間,背光的亮度等。
(2)屏幕校準——用于觸摸屏校準。
(3)工廠模式——用于工廠生產調試。
(4)關于產品——顯示產品的編號、生產日期、內部編碼等信息,用于維修時查詢檔案。
系統設置——時間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