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界面主要有十三屏,包括主菜單(開機即進入)、十二個功能界面,顯示內容豐富。
(1) 開機界面
圖三 主菜單
當開機后顯示圖三所示的主菜單界面。屏幕頂端一行顯示狀態參量,包括:程序版本號、電壓檔位、電流輸入方式、日期時間、電池剩余電量(用戶可根據此數值來判斷是否需要為儀器充電)。中部為功能菜單選項,共十二項,包括:參數設置、電氣測試、電表校驗、走字試驗、矢量分析、變比測試、聯機通訊、波形顯示、頻譜分析、諧波測試、歷史數據、系統校準。通過↑、↓、←、→鍵進行選擇,按確定鍵進入相應功能界面;屏幕下方為提示欄,為用戶進行簡單的操作提示,方便用戶正確操作。
(2)參數設置界面
圖四 參數設置屏
如圖四所示:參數設置界面用于調整試驗前所需要確定的數據。包括:PT變比、CT變比、電表常數、設定圈數、接線方式、輸入方式、電流輸入、設置日期、設置時間、電表編號。
PT變比 — 當進行高壓計量直接測試時,用來輸入高壓計量表計所接的電壓互感器比值,從而在電氣測試中的一次參量中可直接換算到一次側的電壓值;設置時,先按【確定】鍵進入修改狀態,此時本項參數變成紅色顯示,再按下相應的數字鍵輸入所需的數字,最后按【確定】鍵完成設置。
CT變比 — 分兩種情況;當進行高壓計量直接測試時,用來輸入高壓計量表計所接的電流互感器比值,從而在電氣測試中的一次參量中可直接換算到一次側的電流值;當進行低壓計量表計直接從CT一次側取樣進行電表校驗時,用來輸入計量表計所接的電流互感器比值,才能完成正常的校驗;設置時,先按【確定】鍵進入修改狀態,此時本項參數變成紅色顯示,再按下相應的數字鍵輸入所需的數字,最后按【確定】鍵完成設置。
電表常數 — 指被測表的標準電能脈沖常數,輸入范圍為0~100000;設置時,先按【確定】鍵進入修改狀態,此時本項參數變成紅色顯示,再按下相應的數字鍵輸入所需的數字,最后按【確定】鍵完成設置。
設定圈數 — 指校驗周期,即幾圈(或幾個脈沖)計算一次誤差;先按【確定】鍵進入修改狀態,此時本項參數變成紅色顯示,再按下相應的數字鍵輸入所需的數字,最后按【確定】鍵完成設置。
接線方式 — 指被測表計的類型,包括:三線有功、三線無功、四線有功、四線無功四種方式,用【←】、【→】鍵進行切換;
輸入方式 — 指被測表脈沖取樣方式,包括:脈沖(光電)方式和手動方式兩種,用【←】、【→】鍵進行切換;注意,用不同的脈沖取樣方式時一定要將本參數設置為與之相應的方式,否則測試可能不正常;
電流輸入 — 指電流的取樣方式以及不同取樣方式下電流量程的選擇,用【←】、【→】鍵進行切換;共包括:5A【內部CT】、5A【小鉗】、25A【小鉗】、100A【中鉗】、500A【中鉗】、400A【大鉗】、2000A【大鉗】7種方式,其中5A【內部CT】指內置電流互感器輸入方式,此種方式精度高,但在現場時電流接入比較麻煩,一般在試驗室采用此種方式;其它6中帶鉗的指鉗形互感器輸入方式,本儀器共支持3種鉗表的使用,標準配置為小鉗表(開口圓形,直徑為8毫米,可選擇5A和25A兩種檔位),第二種為中型鉗表(開口圓形,直徑為50毫米,可選擇100A和500A兩種檔位),第三種為大型鉗表(開口長園形,最長端為125毫米,寬50毫米),鉗表方式的優點是現場接入方便,不需斷開電流回路,但精度較低。
表號 — 人為輸入編號用于區分被試品結果,以便在查閱時不會將多組結果混淆,表號可為數字或字母,最多輸入12位。輸入方式分為兩種:
1) 通過儀表鍵盤直接輸入。把光標移到電表編號選項,連按兩下確認鍵,進入鍵盤輸入狀態。
2) 通過掃描槍掃描條形碼輸入。 掃描槍為選配設備,通過串口與現場校驗儀連接。連接掃描槍,把光標移到電表編號選項,按下確認鍵進入掃描狀態,掃描槍掃描條形碼成功指示燈變綠,電表自動輸入編號。
(3) 電氣測試界面
圖五 電氣測試屏
此屏顯示出當前測量的三相電壓幅值(Ua、Ub、Uc)、三相電流幅值(Ia、Ib、Ic)、三相電壓電流之間的夾角(Φa、Φb、Φc)、三相有功功率數值(Pa、Pb、Pc)、三相無功功率數值(Qa、Qb、Qc)、三相視在功率數值(Sa、Sb、Sc),以及總有功功率、總無功功率、總視在功率、實測頻率、總功率因數。如果接線方式為三相三線時,電壓Ua表示Uab參量、Uc表示Ucb參量。
當按下F4鍵時,此屏變換為顯示一次參量值,所顯示的數據都是根據PT變比和CT變比折算到互感器一次側的數值。
按下F1鍵可鎖定當前顯示的數據,按F2鍵變為刷新狀態。
(4)電表校驗界面
圖六 電表校驗屏
電表校驗屏如圖六所示,此屏分為四部分數據:誤差統計部分、當前誤差部分、輸入參數部分、測試參數部分;
誤差統計部分:顯示出誤差1、誤差2、誤差3、誤差4、誤差5連續記錄的最近五次誤差,平均誤差(最近五次誤差的平均值),由最近五次誤差計算得來的標準偏差估計值;
當前誤差部分:顯示出算定的標準脈沖(此參量為內部計算用,用戶不需理解)、實測脈沖(此參量為內部計算用,用戶不需理解)、當前圈數、當前誤差(最后一次的誤差值)、累計電能;
輸入參數部分:顯示出設置的PT變比和CT變比值,當前設定的電表常數、設置圈數、電表類型、輸入方式、電表編號;當誤差不正常時,首先要檢查輸入參數部分的設置是否正確,這些參數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校驗完成后,按【存儲】鍵可將測試結果以記錄的形式保存。
(5)電表校驗-走字試驗界面
圖七 走字試驗屏
此屏顯示出從進入此界面開始到當前時刻的累計有功電能,進入后記度器自動開始走字,當按下【確定】鍵后數據清零,重新開始走字,顯示出當前累計的電能數值;在此功能屏下可用來進行電表的走字試驗,與表記記度器對比,防止換銘牌或齒輪的竊電手段。
(6)矢量分析界面-三相四線
圖八 矢量分析屏-三相四線
如圖八所示,在屏幕的左上部分顯示出三相四線制計量裝置的實測矢量六角圖,同一個坐標系中三相電壓、三相電流六個量的矢量關系;在屏幕的右上部分顯示出三相電壓、三相電流的幅值和各個量以Ua為參照量的的相位角;屏幕的下半部分是用來顯示接線結果的分析情況,包括:相序、接線判斷、錯接線更正系數,對于三相四線制的接線不進行矢量圖的分析,也不提供追補電量的更正系數,用戶可以通過此屏中的矢量圖直觀的看出三相四線計量裝置的接線是否正確,各相負荷的容、感性關系,上圖所示為標準阻性負載時接線全部正確情況下的向量圖。
(7)矢量分析界面-三相三線
圖九 矢量分析屏-三相三線
如圖九所示:在屏幕的左上部分顯示出三相三線制計量裝置的實測矢量六角圖,同一個坐標系中兩個電壓參量(Uab、Ucb)、兩個電流參量(Ia、Ic)四個量的矢量關系;在屏幕的右上部分顯示出電壓Uab和Ucb、電流Ia和Ic的幅值和各個量以Ua為參照量的的相位角;屏幕的下半部分是用來顯示接線結果的分析情況,包括:相序、接線判斷、錯接線更正系數,根據不同的負荷情況功率夾角的不同分4種角度范圍(感性-5~55、感性55~115、容性-5~-65、容性-65~-125)對各48種接線方式進行結果判定,上圖所示為標準阻性負載時接線全部正確情況下的向量圖,由于純阻性負載的功率夾角為0°,屬于-5~55的范圍,因此我們要看接線分析的第一行感性(-5~55)的結果,另外三行的分析結果無效;圖中接線判斷中的“正”表示電壓是正相序,如為逆相序應顯示“負”;“Ua Ub Uc”表示電壓接線是應為“Ua Ub Uc”的位置上所接的是“Ua Ub Uc”電壓接線正確;“+Ia +Ic”表示電流接線應為“Ia Ic”的位置上所接的是“Ia Ic”相別正確,“+”表示極性也都是正確的;更正系數為“1”表示接線正確,電能計量值不需更正,如果接線不正確的情況下結果中會給出具體的補償系數(根據不同種類的接線錯誤可能為數值,也可能為公式)。具體的接線方式判定結果分析表見附件。
(8)變比測試界面
圖十 變比測試屏
用來進行低壓計量用電流互感器變比的檢測,屏中首先給出接線提示:一次電流用C相鉗表進行測量,同時顯示出當前選擇的鉗表形式和檔位(用戶可根據被測互感器的實際電流情況選擇不同的鉗表,在不超量限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選擇最接近的電流檔位),注意:鉗表的使用和參數設置中電流檔位的選擇一定要對應,否則會造成測試結果不正常的情況,例如:用戶使用口徑為50毫米的鉗表進行測量時,本應在100A【中鉗】和500A【中鉗】兩種量程中選擇,但用戶錯誤的選擇了400A【大鉗】或2000A【大鉗】中的一種,就會造成測試結果不正常;屏中還顯示一次側實測電流值、二次側實測電流值、測試變比值、測量夾角(通過夾角可判定互感器的一次側和二次側是否極性相同、是否相別一致;如果夾角為0°左右,則說明互感器一次和二次同極性且同相別;如果夾角為180°左右,則說明互感器一次和二次同相別但極性反;如果夾角為60°、120°、240°或300°左右的數值,則說明相別和極性都可能反)。
(9)測試_485界面
這個界面分四屏,按F1可調出現場表各費率點及總的電能參數。
圖十一 測試_485 電能
按F2顯示各費率點及最大功率需量。
圖十二 測試_485 需量
按F3可調三相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因數。
圖十三 測試_485 電測
按F4顯示現場表的工作狀態如最近編程時間、需量清零時間、編程次數、需量清零次數、電池工作時間、電表日期、系統時間、最大需量周期、滑差時間、自動抄表日期等。
圖十四 測試_485 狀態
(10)波形顯示界面
圖十五 波形顯示屏
在此屏中可顯示出當前各個被測模擬量的實際波形,波形實時刷新,能直觀的反映出被測信號的失真情況(是否畸變、是否截頂),本屏中顯示當前顯示為Ua、Ia的波形 , 用【↑↓】鍵來切換不同的顯示通道;可切換為B相電壓、電流的波形,C相電壓、電流的波形,A、B、C三相所有的電壓的波形,A、B、C三相所有的電流的波形,A、B、C三相所有的電壓和電流的波形;可以做為簡單的示波器使用。屏幕下方顯示出各相電壓的有效值、最大峰值、最小峰值、各相電流的有效值、最大峰值、最小峰值。
(11)頻譜分析界面
圖十六 頻譜分析屏
如圖十三所示:此屏以柱狀圖的形式顯示出各相電壓、各相電流的諧波含量分布情況,還能顯示出諧波失真度和各次諧波含量數值。通道UA-UB-UC-IA-IB-IC提示當前通道(可通過←、→鍵來改變所選通道),1%-10%為各諧波分量百分比(當所有次數的諧波含量都小于10%時進行放大顯示,即以10%做為滿刻度;當有一項以上的諧波含量大于10%時,正常顯示,即以100%做為滿刻度),05-30指示的是諧波的次數,右側數值顯示總諧波畸變率THD、有效值和32 次諧波。無失真的信號應顯示第一次諧波(基波)。
(12) 諧波分析-電壓諧波界面
如圖十四所示:此屏顯示各相電壓和電流的諧波含量,從左到右依次為A相電壓(用黃色來顯示)、B相電壓(用綠色來顯示)、C相電壓(用紅色來顯示)、A相電流(用黃色來顯示)、B相電流(用綠色來顯示)、C相電流(用紅色來顯示),其中THD為各相的電壓波形畸變率(即諧波失真度),RMS為各相電壓和電流的有效值,01次為基波電壓和基波電流(用實際幅值表示),以下依次為其它各次諧波的數值,以有效值形式和基波的百分比兩種形式表示,以數據表的形式顯示1-63次電壓諧波。可通過↑↓鍵來切換低21次(01-21)和中21次(22-42)、高21次(43-63)諧波含量的表格。
圖十七 諧波測試屏
(13)歷史數據界面
圖十八 歷史數據屏
如圖十五所示,此屏顯示內存中已存儲記錄的各項數據,包括:總記錄條數、當前查閱的記錄排號、測試的日期時間、被測表號、實測電能誤差、接線方式、三相電壓和電流相角數值、三相電壓和電流向量圖、三相電壓幅值、三相電流幅值、三相有功功率、三相無功功率。
(14)系統校準界面
此界面為調試專用界面,僅供出廠前調試用,用戶無法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