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源,按
、
鍵,電子調節液晶對比度,直到顯示效果最佳。按
鍵,儀器進入菜單操作界面。
屏幕上方為儀器操作主菜單,從左到右依次為【查看】、【測試】、【設置】、【文件】、【幫助】五個主菜單。
6.1?主菜單【設置】
測試前,儀器的各種操作狀態的設置。
6.1.1?【測試設置】
①速度定義:儀器已經固化了10種速度定義(注:此10種定義可以根據需要用PC機對儀器重新定義并固化),根據開關型號不同,選取相應的定義。如果找不到相應的定義,則一般取“合前分后10ms”測出“時間-行程特性曲線”再在曲線上進行相應分析得到相應速度值。
②傳感器安裝:根據測速傳感器安裝位置不同,選取相別。如果是三相聯動機構,一般選在“A”相。
③測試時長:指內部電源輸出操作電壓的時間長度。
250ms:一般開關的單分、單合試驗,選250ms時長;
500ms:一般開關“合-分”或“分-合”操作時,選500ms時長;
1000ms:老式的發電機出口開關如SN4-10G、SN-20G的合閘時間一般大于500ms,做此種開關的單合、單分試驗時,選1000ms時長;
2000ms:開關做“分-合-分”操作時,選2000ms時長;
4000ms:開關做“合-分-合-分”操作時,選4000ms時長;
進行儀器內部操作電壓校驗時,選4000ms時長。
④觸發方式:
內觸發:用儀器內部直流電源進行分、合閘操作;
外觸發:儀器內部直流電源不工作,用現場電源(交流直流均可)操作開關動作。儀器做合(分)閘時,儀器的“外觸發”接線直接并接到合(分)閘線圈上,開關動作時,儀器從線圈上取電壓信號作計時起點。
⑤傳感器:有通用、旋轉和直線傳感器三個選項,根據所用的傳感器進行相應設定即可。
⑥電阻類型:關閉:測試普通金屬斷口開關。合閘電阻,測試帶并聯電阻開關。石墨觸頭,測試石墨觸頭類型斷口開關。
⑦行程測試:用直線傳感器測速時,將此項開啟,能測得開關行程值;用通用和旋轉傳感器測速時,將此項關閉。
⑧開關行程:用旋轉傳感器和通用傳感器測速時,輸入開關的總行程值。
????????????用直線傳感器測速及行程時,輸入傳感器的標注行程值。
提示:所有選項完成后,將光標移至屏幕最下方的確定上,再按確定鍵,即算完成所有設置
⑨線路編號:用戶輸入現場開關的線路編號,方便數據存儲和查找。


6.1.2?【電壓調整】
設置儀器的輸出控制電壓,
?
?鍵快速調整電壓,
?
?鍵細調電壓,調整至開關額定操作電壓后,按
?鍵保存并退出。
內部電源電壓校驗:用萬用表量“控制電源輸出”的合閘端或分閘端,將測試時長設定在2000ms或4000ms,做單合或單分操作,即可量到輸出電源的電壓值。
校驗完畢后務必將測試時長調回到250ms!否則長時間直流輸出會燒毀開關合分閘線圈。
注意:儀器內部操作電源不可用作現場儲能電機的電源!


6.1.3 【日期時間】
??出廠已調好,不用再調整。
6.1.4?【選項……】
??液晶顯示項目的選項,根據需要設定,出廠已設定好。
6.1.5 【U盤升級】
??使用U盤實現現場儀器軟件升級。
6.1.6 【狀態檢測】
??檢測旋轉傳感器工作是否正常,安裝是否合理。
提示:所有設置完成后,儀器即自動保存設置項,下次試驗如不更改,則儀器仍按照此設置進行試驗。
6.2?主菜單【測試】
儀器完成設置后,進行試驗。
6.2.1?【自動測試】【分閘測試】【合閘測試】
自動測試,儀器根據A1通道的狀態決定測試類型,如果是合,則進行分閘操作;反之,則進行合閘操作。
合閘或分閘測試,開關的單合、單分試驗。
6.2.2?【合-分】
開關的“分-合”試驗,整定“分-t2-合”控制時間間隔后試驗,直接得到開關的一分時間、一合時間、無電流時間值。
6.2.3?【分-合】
開關的“合-分”試驗,整定“合-t1-分”控制時間間隔后試驗,直接得到開關的一合時間、一分時間、金短時間值。
6.2.4?【分-合-分】
開關的“分-合-分”試驗,整定“分-t2-合-t1-分”控制時間間隔后試驗,直接得到開關的一分時間、一合時間、二分時間、金短時間、無電流時間值。
注意:控制時間間隔t1是指從給合閘線圈上電起到給分閘線圈上電的這段時長,控制時間間隔t2是指從給分閘線圈上電到給合閘線圈上電的這段時長。對于“合-t1-分”、“分-t2-合”、“分-t2-合-t1-分”操作,控制時間間隔t1設置為合閘固有時間,與開關合閘時間相當,控制時間間隔t2設置為分閘固有時間,與開關分閘時間相當。
6.2.5?【合閘低跳】、【分閘低跳】
合閘、分閘的自動低電壓動作試驗,進入界面后,根據儀器的屏幕操作提示進行操作即可。
6.2.6?【手動分合】
??在某個設定電壓下,對開關反復進行多次分合試驗。如:
①在30%的額定電壓下,對開關連續操作三次,開關應可靠不動作,即用此功能完成。
②開關廠做開關試驗前在額定電壓下,對開關需進行多次分合后,再進行試驗,也用此功能。
6.3?主菜單【查看】
儀器完成試驗后,查看、分析、打印試驗結果。
6.3.1?【曲線圖形】
測試結果的綜合曲線圖譜,包括各斷口的時間波形、彈跳波形、時間-行程曲線、線圈電流波形等,這些波形都是以時間為橫坐標在一個坐標圖上顯示的綜合圖譜。
6.3.2?【綜合數據】
????以表格的形式顯示所測的結果值,包括各斷口的固有分合時間值、同相同期、相間同期、剛分剛合速度、最大速度、線圈電流、開關總行程、超行程或反彈幅值等。
6.3.3 【電阻波形】
????以圖形方式顯示合閘電阻或石墨觸頭的動態合閘、分閘波形。
6.3.4 【電阻數據】
????以文本方式顯示合閘電阻的過渡電阻、投切時間。
6.3.5 【彈跳過程】
顯示各斷口的彈跳時間、彈跳次數。如果想看到每斷口更詳細的彈跳過程,在“詳細”光標下,按
鍵,可看到相應斷口的第一合時刻、第一分時刻、第二合時刻、第二分時刻……的更詳細的彈跳過程。如要打印彈跳結果,“詳細”光標下,按
或
鍵消除“詳細”,然后再調出【查看】菜單,選擇【打印】打印即可。
6.3.5?【速度分析】
????對所測得的“時間-行程”曲線進行分析可以得到相關的數據,當然最主要的是得到剛分剛合速度數據。(如下圖)
?
?
操作提示:
進入“速度分析”界面,在“時間-行程”曲線上有實線、虛線兩根坐標豎線,虛線在A通道的剛分剛合點上,實線為剛分剛合速度的定義點,屏幕左上角為兩根坐標線與行程曲線上相交的坐標值。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開關動觸頭在此刻下的行程位置點,實線可左右移動,移動時坐標點會實時變化,虛線不能移動。
按
?或?
?鍵可以將實線和虛線進行切換。
“S=XX.Xmm”為行程曲線上兩個坐標點的縱坐標之差。
“t=XX.Xms”為行程曲線上兩個坐標點的橫坐標之差。
“V=XX.XXm/s”為此兩點縱坐標差與橫坐標差之比值,即動觸頭在此兩點之間的平均速度。如果我們按開關廠家的剛分剛合速度定義設定此兩點。那么V即為所測的剛分剛合速度。
當然,左右移動兩根坐標線到相應位置,查看兩坐標點的縱坐標之差,可以看到開距、超行程、過沖過程、反彈幅值等數據。在曲線上還可以看到動觸頭的起始運動時刻點等一系列“綜合數據表格”中沒有顯示的數據,供分析用。
6.3.6 【綜合打印】
打印試驗日期、試驗內容、試驗所得曲線圖譜、綜合數據。
6.3.7 【打印】
打印屏幕當前顯示的內容。
6.3.8 【試驗信息】
顯示當前數據的相關試驗信息。
6.3.9 【圖形放大】
將橫向放大2倍。
6.4 主菜單【文件】
儀器完成試驗后,保存試驗結果。
6.4.1 【打開數據】
??調出儀器中已經保存的試驗結果。
6.4.2 【保存數據】
??將所測結果保存到儀器存儲器中,以線路名作為文件夾名,同一天試驗的結果保存在同一個文件夾內。所存結果只要不進行刷新,可永久保存。
6.4.3 【刪除目錄】
??刪除選中的某個文件夾。
6.4.4 【刪除數據】
??刪除選中的某個數據文件。
6.4.4 【U盤讀取】
??從外接U盤調出已經保存的試驗結果。
6.4.4 【U盤保存】
??將當前試驗結果保存到外接U盤。
6.4.4 【數據管理】
??將儀器中的所有試驗結果同步保存到外接U盤。
6.4.3 【連接PC】
連接儀器到PC機的進入操作。
6.5?主菜單【幫助】
儀器的知識產權權屬,軟件的版本號,儀器的出廠序列號,公司網址、郵箱、地址、售后聯系電話等相關信息。
特別安全提示:華意電力儀器到現場后,請首先將儀器保護地“
”與現場大地連接,方可進行其它接線與操作;試驗完后,關掉儀器電源,再拆其它線,最后拆除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