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繼電保護可靠性提高措施
發布時間:2016-07-07 09:00:00
瀏覽次數:3993
?華意電力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的廠家,本公司生產的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在行業內都廣受好評,以打造最具權威的“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高壓設備供應商而努力。
? 繼電保護作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第一道防線,擔負著保衛電網和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職責,隨著電網的快速發展和微機保護的大范圍應用,我國繼電保護的技術水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經多年沒有發生因繼電保護不正確動作而導致的系統穩定破壞、大面積停電甚至垮網等惡性事件,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大功率、遠距離和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網的發展,對繼電保護技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一名繼電保護維護工作者的角度出發,根據自身的實踐和體會,從管理方式方法入手,提出幾點能提高繼電保護可靠性的措施。
1 加強外部二次回路維護,適時進行狀態檢修
? 繼電保護發展至今,從保護原理的設計,到生產廠家制造工藝,到售后服務,各方面都已比較完善。微機保護裝置的性能已非常穩定,近幾年內,由于保護裝置性能不穩定引起的誤動基本上沒有出現,所發生的保護誤動作基本上是保護裝置外部原因引起的。從統計的結果看誤動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①CT 二次電纜回路接觸不良;②端子排銹蝕或電纜絕緣下降引起跳閘回路接通;③所使用的CT,性能不滿足保護要求,區外故障時越級跳閘;④繼電保護工作人員的誤操作;⑤運行人員誤投退保護壓板。而運行過程中其他因素引起邏輯變化的情況至今尚比較少發生,這說明當前繼保使用的CPU 芯片性能已相對非常穩定,因此在我們的檢驗工作中,沒有必要對其CPU 的正確性進行太多詳細的校驗,而應把注意力轉到對繼電保護設備實行狀態檢修,也就是說只要保護裝置不告警,運行穩定,就不要頻繁地進行檢修。當然,這要有一個完善的過程,是需要大量的配套工程,但我相信這是繼電保護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2 盡快規范通訊規約管理,減少中間相關轉換環節
? 繼電保護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而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綜合自動化技術,對我們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由于其技術新,硬件成本低,利潤高,其發展速度非常之快,這對我們日常的維護工作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 綜合自動化系統以“四遙”(指遙控、遙信、遙測、遙調)裝置與后臺監控機為核心,與保護裝置相比,“四遙”裝置的原理比較簡單。另外實踐證明,“四遙”裝置很少出問題,問題出的比較多的是后臺監控機,究其原因除了技術未成熟以外,計算機質量比較差也是一個重大原因。從平常所出現的問題看,監控系統的問題可歸納為:誤發信號、主機電源燒損、主機硬盤損壞及通訊串口損壞等,而維護工作中難度最大的是通訊問題。當前,綜合自動化系統還處于發展階段,四方、南瑞、南自、許繼等廠家都自成一家,各有各的通訊規約,再加上直流系統、電度表、微機五防裝置等都需要與監控系統通訊,而這些又都有各自的規約,致使維護工作越來越難,一旦碰到通訊問題,必須請廠家人員才能處理,然而經常要幾個相關廠家一起到場才行。如此一來,既降低了設備的安全運行可靠性,又增加了維護的成本。因此如果能統一電力系統通訊規約,規范通訊規約管理,達到任何設備之間,只要接上通信線即可相互通信,相信這樣必將對提高繼電保護可靠性,對實現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是一個質的飛躍。
3 注重數據備份,縮短故障處理時間
? 監控系統問題,出現最多的是硬件問題,而硬盤損壞是僅次于通訊問題的一個難題,此時硬盤上所有的數據都丟失。整個系統必須重裝,這個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假如沒有備份數據,重裝系統,所有的遙控、遙測、遙信、遙調點必須重新核對,一個中等站大約需20 天,其余需停電工作所造成的損失更是無法估算。所以,我們維護人員應對所有監控系統進行硬盤備份,一旦硬盤損壞,整個硬盤更換即可。與此同時我們在驗收時可要求廠家提供系統重裝所需的安裝盤,如監控系統盤、各種硬件如網卡、聲卡安裝盤,做好系統重裝的準備。這樣也就可大大縮短故障處理時間。
4 加強培訓,塑造一支強大繼電保護工作隊伍
? 人員素質普遍水平不高,一直是困擾繼電保護工作的一個難題。傳統做法都是一邊檢修維護,一邊摸索學習。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關起門來學習肯定比不上走出去。如果能派一些骨干到生產廠家培訓學習,回來充當系統培訓員,加大培訓力度,從人員的基礎培訓做起,配合一些高水平的強化訓練,相信各級繼電保護工作者的水平都將很快得到質的提高。同時,也可解決目前繼電保護工作者未經系統培訓即上崗的問題。面對技術含量高而人員更換快的繼電保護工作局面,統一安排培訓、技術練兵、技術競賽就顯得尤為重要。
? 近幾年來,由于誤整定引起的繼電保護事故也逐漸增多,除了人員因素外,電網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整定計算中,人為參與因素過多,需考慮的因素太多而容易錯漏。我們應對定值整定計算程序進行完善,盡量減少人員的參與,如果能達到只輸入相應參數,即可自動得出結果,那就達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因此,要開發出智能化的整定計算程序,解決誤整定問題。在人員配置方面,從目前各局所配置的保護人員來看,有很大的不合理性。維護的變電站多,維護人員少是一個普遍現象,保護人員長期處于高負荷運轉狀態。另外設備維護的劃分也需進一步規范化,很多單位,繼電保護人員從保護裝置到監控系統,到微機五防裝置,全部都管,常常疲勞作業,這對危險性本來就高的繼電保護工作來說是個很大的隱患。
5 提倡同步安裝驗收,嚴把工程二次驗收關
? 二次驗收是一項非常繁鎖的工作,工作量很大。近年來多次發生由于驗收中不能發現存在的隱患而引起的保護誤動作事故。一個變電站的繼電保護驗收工作,只想靠正常驗收中安排的幾天時間是遠遠不夠的。一個變電站第一次安裝質量如何,將直接決定著該站的未來運行情況,按現行的驗收辦法,有些隱患是無法發現的。我認為,對于大型的安裝工作,業主應實行二次安裝調試全過程驗收。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可進行全過程監督與驗收,了解施工單位每個工作的細節;二是可同步熟悉即將接收的設備,有利于日后的檢修維護工作。
6 推行繼電保護網絡化管理,減少管理成本
? 繼電保護發展至今,各方面已非常成熟,但繼電保護管理工作太繁瑣,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電力系統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光纖等的投入使用使得自動化的可靠性也越來越高,但繼電保護遠程管理在這方面還沒有得到很好地應用。如果定值的更改、檢查,保護運行情況監控、信號的采取,加上前面提到的繼電保護狀態檢修,都能實現進行遠程管理,那么出人為事故的機率也將大大降低。
7 結束語
? 隨著電力系統的高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的進步,繼電保護向著計算機化、網絡化,保護、測量、控制、數據通信一體化和人工智能化方向進一步快速發展。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理論將應用于繼電保護領域,這要求我們繼電保護工作者不斷求學、探索和進取,達到提高供電可靠性的目的,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