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諧振電路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0-04-28 17:27:00
瀏覽次數:5578
華意電力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串聯諧振的廠家,本公司生產的串聯諧振在行業內都廣受好評,以打造最具權威的“串聯諧振“高壓設備供應商而努力。
在實際電路中,即使是一個簡單的線圈,不僅有電感,還有電阻,不能分割,但可以用集中的電感L與電阻R串聯電路模型來表示,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型,經常研究電阻、電感、電容串聯電路。
RLC串聯電路的特點與諧振現象
如圖1所示是由電阻、電感和電容相串聯所組成的RLC串聯電路,在此電路中,電容和電感是儲能元件,其中能量的轉換是可逆的,而電阻是耗能元件,其中電能單向地轉為熱。

由電阻R,電感L,電容C與直流電源組成的各種組合電路中,當電源由一個電平的穩定狀態變成另一個不同電平的穩定狀態時(如接通或斷開直流電源),由于電路中電容上的電壓不會瞬間突變和電感中的電流不會瞬間突變,這樣電路由一個穩定狀態變到另一個穩定狀態中間要經歷一個變化過程,這個變化過程稱為暫態過程,利用 暫態過程的規律可以測量R/L/C元件的量值,也可用于產生脈沖信號,而RLC串聯電路如果與頻率可調的交流電源組合后,當電源的頻率與RLC串聯電路的固有頻率相等時,會發生諧振現象,因而暫態過程的規律和諧振現象在電磁學、電子技術等領域中的用途非常廣泛。
從能量變化的角度來說明,由于RLC串聯電路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儲能元件,因此它的過度過程就不僅是簡單的積累能量和釋放能量,還可能發生電容的電場能量和電感的磁場能量相互反復交換的過程,這一點決定于電路參數,當電阻比較小時(該電阻應該是電感線圈本身的電阻和回路中其余部分電阻之和),電阻上消耗的能量較小,而L和C之間的能量交互占主導位置,所以電路中的電流表現為振蕩過程,當電阻較大時,能量來不及交換就在電阻中消耗掉了,使電路只發生單純的積累或釋放能量的過程,即非振蕩過程。
RLC串聯電路的諧振
在RLC串聯電路中,當電路端電壓電壓和電流相同時,電路呈電阻性,電路的這種狀態叫串聯諧振,諧振是正弦交流電路的特定條件下產生的一種特殊物理現象,諧振現象在無線電和電工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研究電路中的諧振現象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交流電路的諧振有很多用途,一般可用于測量電感、電容、頻率,還可用于選頻、陷波、調諧放大、作振蕩器和頻率補償等。
為了加深理解電路發生諧振的條件、特點,掌握電路品質因數(電路Q值)的物理意義及其測定方法,華意電力技術人員對串聯電路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的實驗結論。
串聯諧振電路原理說明
在圖1所示的R、L、C串聯電路中,當正弦交流信號源的頻率 f改變時,電路中的感抗、容抗隨之而變,電路中的電流也隨f而變。 取電阻R上的電壓uo作為響應,當輸入電壓ui的幅值維持不變時, 在不同頻率的正弦信號激勵下,測出UO之值,然后以f為橫坐標,以UO/Ui為縱坐標(因Ui不變,故也可直接以UO為縱坐標),繪出光滑的曲線,此即為幅頻特性曲線,亦稱諧振曲線,如圖2所示。

串聯諧振電路的特點
(1)因為串聯諧振時,Xl=Xc,故諧振時電路阻抗為

(2)串聯諧振時,阻抗最小,在電壓U一定時,電流最大,其值為

由于電路呈純電阻,故電流與電源電壓同相, 
(3)電阻兩端電壓等于總電壓。電感和電容的電壓相等,其大小為總電壓的Q倍, 即

即

式中Q為串聯諧振電路的晶質因數,其值為

諧振電路中的品質因數,—般可達100左右。可見,電感和電容上的電壓比電源電壓大很多倍,故串聯諧振也叫做電壓諧振,線圈的電阻越小,電路消耗的能量也越小,則表示電路品質好,品質因數高;若線圈的電感量L越大,儲存的能量也就越多,而損耗一定時,同樣也說明,電路品質好,品質因數高。所以在電子技術中,由于外來信號微弱,常常利用串聯諧振來獲得一個與信號電壓頻率相同,但大很多倍的電壓。
(4)諧振時,電能僅供給電路電阻的消耗,電源電路間不發生能量轉換,而電感與電容間進行著磁能和電能的轉換。
串聯諧振電路的選擇性
由聯諧振電路具有“選頻”的本領。如果一個諧振電路,能夠比較有效地從鄰近的不伺頻率中選擇出所需要的頻率,而相鄰的不需要的頻率,對它產生的干擾影響很小,我們就說這個諧振電路的選擇性好,也就是說它具有較強的選擇信號的能力。

圖3
如果以頻率w(或f)作為自變量,把回路電流i作為
它的函數,繪成函數曲線,就是圖3所示的諧振曲線。顯然,諧振曲線越陡,選擇性越好。那么諧振電路選擇性的好壞由什么因素決定呢? 在R-L-C串聯電路中,設端電壓為U,阻抗為|Z|,則



上式表明了R-L-C串聯回路中的電流I和角頻率?的函數關系,對于一個給定自的電路來說,諧振電流0I是—個常數。因此,從式中可以看出,電流對頻率的變化關系與品質因數Q有關。我們給出幾個不同的Q位,例如取Q為10、50、100等等,并將上式改寫成以下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