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意電力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的廠家,本公司生產的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設備在行業內都廣受好評,以打造最具權威的“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高壓設備供應商而努力。

總結與展望
? 精蠟廠站繼電保護系統采用微機型綜合保護系統改造后,達到了方案設計要求,綜合保護系統除常規保護功能外,滿足設計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功能要求,通過按標準規約制定的網絡接口,將所有被保護設備的運行數據在數據總線上交流,配合監控軟件組成了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微機繼電保護系統保護原理先進,配置合理、完善整組保護動作迅速,動作速度。使用與操作簡單,適應南陽石蠟精細化工廠的電氣運行人員的技術水平。經過運行實踐證明,站微機繼電保護系統運行平穩,動作可靠。
? 精蠟廠站的繼電保護系統功能是基于國電南自最新的系列微機保護單元來實現的。改造后提高了保護的靈敏度、可靠性、安全性,還能實時記錄故障數據,方便維護和日常運行操作。站改造后,后臺監控系統歷史數據只能以曲線的形式顯示,不能以表格的形式顯示各個采樣點的數據,不方便運行人員查詢歷史數據,此問題已反饋國電南自廠,廠家需要修改后臺監控軟件,等軟件修改完成到現場進行軟件升級服務。
? 通過近兩年不斷的改造,精蠟廠現有個變電站、開閉所已全部采用微機保護系統,基本上實現了各站獨立的電氣自動化監控,使電氣運行人員可以隨時掌握各站的電氣運行狀況。目前變電站、發電站以及、開閉所為有人值班,剩下的開閉所為無人值班。下一步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系統的發展目標,是實現全廠所有變電站、發電站、開閉所的微機繼電保護系統通過網絡互聯,將全廠的微機保護系統中的控制及監控信號上傳到電力調度微機監控系統,電氣運行人員可以通過調度站監測、監控、調用全廠各變電站的各種電氣運行參數和故障信號,消除因人為巡檢不到位而造成事故隱患處理不及時的現象。
系統的通訊和集成
? 石化行業供電系統規模大,需接入的智能設備多如過程控制裝置、整流設備等,信息量很大,系統集成工作量繁重,非常耽誤工程進度。對這種情況,可以采用智能規約轉換模塊,在每個智能設備上都安裝一個智能規約轉換器,將五花八門的智能設備規約轉換為標準的一一規約,再通過網絡匯總接入總控設備。這樣,通訊系統就是一個即插即用系統,既省時省力,又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個別系統的故障維護或升級都不影響其它裝置的運行。另外,現在流行的思路是各保護監控設備分散式安裝以降低投資,減化接線。由于石化行業存在眾多的電動機饋出線等設備,設備及廠站之間有時相距很短,有時又相距近千米以上。簡單的分散安裝會造成系統集成難度很大。同時,如果把所有的智能裝置全部組成一個網絡的話,通訊線路長,信息量大,接線也復雜,給施工和維護帶來許多不便。
? 采用化整為零的思想,根據各設備的區域分布,將相對集中的部分設備構成一個子網,并視需要配備一個超小型分散總控模塊,再通過網絡將各分散總控模塊互聯,匯入統一的總控設備。
這種多級總線的網絡,縮短了每級的網絡距離,增強了抗干擾能力,也使個別系統故障時不會導致整個網絡的癱瘓,提高了系統可靠性。
微機保護系統的信息網絡化展望
? 傳統的繼電保護專業性很強,并以“事先整定、實時動作、定期檢驗”為其特征,很少觸及到裝置或系統的經常自檢、遠方監控、信息共享、動態修改定值的自適應等問題。當代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正在從傳統的模擬式、數字式探索著進入信息技術領域,從而導致了上述傳統格局的變化。由于繼電保護在電力系統安全運行中所處的重要地位,這樣的發展必然是漸進的。當前,繼電保護中信息技術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診斷和監視報警
2.遠方投切和整定
3.信息共享,多種保護集成
4.促使綜合自動化的發展
5.波形識別,由穩態發展到暫態
6.提供動態修改定值的可能。
? 繼電保護信息從功能與作用上可分為大類,即繼電保護運行信息、繼電保護事故記憶信息、繼電保護管理信息。繼電保護運行信息所要求的實時性最強,這些繼電保護運行設備發出的信息需要盡快得到運行值班人員及調度值班人員識別,并作為電網事故處理的重要依據。
? 繼電保護事故記憶信息在發生復雜電網事故特別在出現繼電保護異常動作后,需要盡快傳遞到有關專業人員手中,在經專業人員分析判斷后,為調度值班人員進一步恢復電網提供支持,也是制定反事故措施的基礎。繼電保護管理信息則與通用的系統接近,除應包括電網內繼電保護運行、管理信息和技術信息外,還應包括有關科研、制造、設計和基建的有關信息,它們是提高繼電保護專業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關鍵。繼電保護信息網絡建設應結合上述個方面信息的不同特點進行。繼電保護信息網由繼電保護運行信息處理系統和繼電保護管理信息系統組成。
繼電保護進入領域的發展
? 繼電保護進入信息技術領域,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發展的結果。早期,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主要靠“事先整定、實時動作”的各種繼電保護和自動重合閘等當地的自動裝置來保證。即使遠動裝置的出現,承擔了遠方監視調度的“四遙”功能,甚至實現了無人值班變電站和水電站,但上述保證安全運行的格局仍未改變。計算機進入調度以后,一度發生過計算機和遠動兩個專業的交叉。在我國,差不多經過一個年代的時間,才在監視控制和管理系統的旗幟下,把調度所內的“遠動”和“計算機”統一到“自動化”上來。此時,傳統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功能,不僅巍然不動,而且還發展了“故障測距”、“故障錄波”等現場自動裝置。
相關產品鏈接:http://cflink.cn/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