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一聲雷,春雨及時到
發布時間:2012-03-05 09:00:00
瀏覽次數:5005
每年的3月4日~7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受入侵的弱冷空氣影響,昨日傍晚,武漢開始起風。到7點左右,轟隆的雷聲從遠處響起,打響了2012年的第一聲雷。樓上樓下鄰居都歡聲笑語。大家對第一聲雷聲如此關注,并不僅僅因為這是今年第一聲雷,更大的意義在于,這是春雷。一般來說,過了“立春”節氣打的雷,就是春雷,預示著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民間的說法是,春雷一響,蛇蟲出動,萬物復蘇,春天也就近了。但事實上,春雷離真正的春天還有一段距離,它只是春天將近的征兆,讓我們對春天更多一些期盼。
“春雷響,萬物長”,中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諺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
驚蟄一聲雷,春雨及時到,掀開窗簾,一顆顆水珠打落在窗臺上,飄灑在臉頰上,不是寒冷,而是甜甜的,暖暖的。春天將會如潮水般地涌進,春意將會浸染每一根草、每一朵花、每一棵樹、每一滴水、每一縷風、每一寸土地……